在我们的内需市场得到比较的充分开发之前,各大平台或者是终端销售企业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会压低销售或者服务价格,甚至是赔本赚吆喝,但是随着内需市场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各大平台基于资本逐利这一本质特性必然会在市场份额基本稳定之后提升商品与服务的价格。
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大体完成了供给侧的改革,所谓供给侧的改革就是已经预见到未来的消费一定是注重品质的,因此先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提升供给端(生产端)产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基本完成了供给侧的改革之后,市场上的主流消费品和服务商品都已经从低质量向高水平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消费品和服务商品价格的上涨。
而这才是符合市场和商品经济的规律的,当更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出现在市场上,价格出现上涨,企业利润增加,员工收入提升,休假事件增多,进一步促进消费。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商品与服务对外输出能力增加,进一步会增加国民总财富,漂亮国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只有国家实力真正的上了一个台阶,国外财富流入国内才可能真正惠及到全体人民。
是不是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会上涨?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制度优势,这种优势既体现在执行力、控制力上,也体现在以国有企业支柱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因此基于这一点也可以预见,基本的生活资料不会迎来很大的价格变动。
内需市场的发展从价格战到利润回归是必然趋势。随着市场逐步成熟,企业在稳定用户习惯后将更加注重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这既是资本逻辑的体现,也是行业走向良性竞争的重要标志。而民生行业将会被有效排除在外。